青少年是從孩童過渡到成年的時期,身體、心理、社會情感等面向皆有大幅度轉變,轉變過程如果不順利,容易因此產生負面情緒。因此,青春期也被稱為情緒風暴期。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,台灣15-17歲的青少年有6.8%罹患重度憂鬱症。青少年的情緒障礙有哪些?家長或師長要如何觀察青少年的情緒?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李博偉醫師跟大家解說。
歡迎訂閱成醫新知就知道!
成醫新聞:https://nckuhdopa.com/成醫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ckuh成醫掛號:https://service.hosp.ncku.edu.tw/Tandem/
影片出處:NCKUH成大醫院
近來,越來越多年輕人和小朋友,有精神或情緒健康的困擾。在輔導的過程中,發現小朋友的情緒健康其實與他們父母管教模式很有關係。
今集會講解三種容易令子女有情緒困擾的管教方式。作為家長,要子女身心都能健康成長,要盡量避免以上的管教方式,不要因為子女的能力而否定他們,肯定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已是最大的支持。
影片來源: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
【十一萬人唯一的願望】香港有十一萬罕病病友,每天都在無助地掙扎求存,政府卻遲遲未有政策回應。
罕盟對2020年度《施政報告》只有一個訴求,懇請特首 林鄭月娥 Carrie Lam 為罕見疾病藥物納入安全網的審批制度,訂下清晰明確指引。
香港罕見疾病聯盟http://rdhk.orghttps://facebook.com/RareDiseaseHK
影片來源:Rare Disease Hong Kong
影片來源: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AD/HD 專注不足/過度活躍症(香港)協會
有沒有試過,當朋友有情緒困擾,但是你卻不知怎樣安慰他或者幫助他?
四個設身處地方法,從受困擾人士角度出發,令對方得到安慰及幫助!
影片來源: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
如果這個朋友真的有自殺的想法,他對你說想自殺,你會如何安撫他?你會怎樣做呢?
影片來源: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
經過上次上網自我檢查,發現我應該99%係有ADHD之後,終於決定要去見一見精神科醫生,瞭解多D… 各位年青人如果有同樣困擾,不妨都考慮下揾醫生傾下。 *Video supported by HKPCF*
影片來源:JASON
為人父母,自然希望子女健康快樂成長!免疫學博士顧小培今集《小培解百病》講解亞氏保加症及唐氏綜合症,並推薦兩種天然成份。一起聽聽顧博士如何說,了解多一點﹗
「小培解百病」系列講座 7月22日重新出發http://www.master-insight.com/?p=140398
小培解百病 #顧小培 #免疫學博士 #亞氏保加症 #唐氏綜合症
《小培解百病》影片清單:https://reurl.cc/X6Xz50《小培解百病》專欄文章:https://reurl.cc/V6jOE6
影片來源:灼見名家 Master Insight
面對鏡頭,訴說自己的切身感受12個家庭,12個罕病、12個既相異又相同的故事湊在一起,會是什麼畫面?
「舊路,是如何走過;將來,又該如何呢...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路》公映獻詞
《路》,是罕盟主導製作的首部微電影,探尋香港罕病患者的前路。
罕盟現有會員涵蓋一百多種罕病,有些至今無路可尋,有些要走到境外求醫,有些終於喜見前路……
談起香港的公共衛生體系,政府官員常常引以為傲。然而當大家看到罕病患者的境況,是否發現與整體的醫療服務水平存在不應有的落差呢?
希望社會各界合力,為香港所有罕病患者提供健康之路。
在此,我衷心感謝參與拍攝這段微電影的所有患者、家人、義工、攝製團隊以及贊助機構。
(曾建平 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)
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星星的孩子》第八集:不如在青春擱淺前學生活
歐家凱(阿凱)(顧定軒飾)是一名高功能自閉學生,在主流學校就讀中五,即將面對明年的DSE考試。班主任兼就業輔導教師馬sir(魯文傑飾)詢問阿凱有關「生涯規劃」的想法,什麼是生涯?什麼是生存?什麼是生活?馬sir說各人生活各有不同,請他尋找自己的答案。
阿凱的媽媽Jenny(龔慈恩飾)是全職家庭主婦,Jenny從阿凱小一開始伴讀,本來打算逐漸退出,可是事與願違,一讀便到了中五。阿凱的日常起居,Jenny也打點得妥妥當當,但她明白始終需要放手,「生涯規劃」是阿凱的問題,也是她的問題。
生活從來不是什麼宏大願景,人活在平庸的細節之間,一呼一吸、一言一行、洗衫拖地煮飯。無意識的生活是生存,覺察自己的言行與目的,讓生存變得有意義便是生活。
演出:顧定軒、龔慈恩、魯文傑、郭爾君
編劇:馮寶怡助導:劉婉芬、林嘉寶導演:楊慧雅監製:蔡鳳玲